
【临床症状】 鸡白痢 表现为0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翅下垂,缩头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 , 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而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囊症状。同时腹泻,排稀薄如白色浆糊状粪便,致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出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
①雏鸡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肿大,呈土黄色;胆囊扩张,脾肿大;卵黄吸收不良;盲肠有干酪样物堵塞肠腔;肺、心肌表面、肝、脾等脏器表面有隆起的坏死结节。
②蛋鸡病变:产蛋期受环境影响则会影响产蛋率,种鸡患病则影响受精率和出雏率,且雏鸡健雏率降低。并可引起垂直传播。
③成年母鸡:多为卵子变形、变色,有腹膜炎,伴以急、慢性心包炎。
④成年公鸡: 睾丸极度萎缩,输精管管腔增大,充满稠密的均质渗出物。禽伤寒:潜伏期一般为 4-5 天。本病常发生于中鸡、成年鸡和火鸡。在年龄较大的鸡和成年鸡,急性经过者突然停食、精神萎顿、排黄绿色稀粪、羽毛松乱、冠和肉髯苍白而皱缩。体温上升 1 -3 ℃ ,病鸡可迅速死亡,但通常在5-10 天死亡。病死率在雏鸡与成年鸡都有差异,一般为 10-50% 或更高些。雏鸡和雏鸭发病时 ,其症状与鸡白痢相似。禽副伤寒:表现嗜眠呆立、垂头闭眼、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显著厌食、饮水增加、水样下痢、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靠近热源处或相互拥挤。病程约 1-4 天。雏鸭感染本病常见颤抖、喘息及眼睑肿胀等症状,常猝然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称。禽副伤寒的主要病变:肝脾出血呈青铜色,有坏死灶。
【治疗方案】
1 、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方法,只可通过药物治疗和环境控制尽可能减少此病造成损失。此病喜冷不喜热,所以育雏鸡的舍温最为关键 。
2 、 0-7 日龄雏禽,用“痢沙光”饮水;当天可控制死亡。
3 、成年禽伤寒则用“治百炎”温水饮服,可杜绝该病的发生。
【用法用量】 混饮:100g兑水300斤,连用3-4天。家禽大肠杆菌
【病原和发病机理】家禽的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也是健康畜禽肠道中的常在菌,可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大肠杆菌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强,附着在粪便、土壤、鸡舍的尘埃或孵化器的绒毛、碎蛋皮等的大肠杆菌能长期存活。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各种因素影响有所不同。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时,如过热、过冷、密度过大、营养不良以及其他疾病因素(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道病等),可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机能降低,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发病。
【临床症状】败血症:死胚、初生雏卵黄囊感染和脐带炎,种蛋内的大肠杆菌来自种鸡卵巢和输卵管及蛋壳被粪便的污染,侵入种蛋内的大肠杆菌在孵化过程中进行增殖,致使孵化率降低,胚胎在孵化后期死亡,死胚增多。孵出的雏鸡体弱,卵黄吸收不良,脐带炎,腹部膨满,出生后2-3天死亡,即使不死亡,也是发育迟滞。 4日龄以后感染,常见心包炎,大肠杆菌还可引起全眼球炎、脑炎、滑膜炎和关节炎等。造成呼吸道粘膜被损害,后继发大肠杆菌的感染。病的早期,属于上呼吸道炎症,鼻、气管粘膜有湿性分泌物,发生罗音、咳音,发展严重时,发生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有纤维素渗出,肺有肺炎,呈深黑色,硬化。
【预防】首先是搞好饲养管理,提高鸡体抗病机能。包括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提高各种疫病的免疫水平(特别是控制呼吸道病和新城疫及流感抗体水平);环境控制(包括密度,温度,湿度,通风和保温)等,其次是定期药物保健预防。
【治疗】 大部分药物对禽大肠杆菌都有效果,但敏感度大不一样,而且抗药性也不一样。《痢沙光》的优点在于精选敏感类药物的有机结合,不但解决了敏感性,三种药物的同时作用也使抗药性降低到最小,经过至少五年的使用效果也证明了这点。
【注意事项】《痢沙光》溶于水中很稳定。三天内失效5%,五天内失效10%。0.5--2小时血药度达高峰,给药后24小时内尿中排出80%~90%。几乎所有的组织的药物浓度都高于血浆,这有利于全身感染和深部组织感染的治疗。对支原体有特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菌、等都有杀菌效用。不得随意加大药量,雏鸡饮水不得低于300斤。成鸡不得低于200斤。全天分两次用药最合理,效果最好。不必集中用药。痢沙光绝对不可以和治百炎一起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