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杆菌形成芽胞,在外界环境中能生存很长时间,猪只通过消化道感染,放牧猪可经拱土寻食而感染;猪的感受性较低;多为散发或屠宰时发现;夏季发生稍多。
临诊症状:猪多为慢性经过,生前无明显临诊症状,多在屠宰后肉品检验时才被发现;有的猪(亚急性型)为咽炎症状,体温升高,精神及食欲不振,咽喉及腮腺阔别明显肿胀,吞咽和呼吸困难,颈部活动不灵活,口鼻粘膜发绀,最后可窒息死亡;个别猪也可出现急性败血症症状。
病理变化:为防止扩大散播病原,造成新的疫源地,疑为炭疽病时禁止解剖。急性败血症病猪,可见迅速腐败,尸僵不全,粘膜暗紫色,皮下、肌肉及浆膜有红色或红黄色胶样浸润,并见出血点;血凝不良,粘稠如煤焦油样;脾脏高度肿大、质软,切面脾髓软如泥状,暗红色;淋巴结肿大、出血;心、肝、肾变性;胃肠有出血性炎症。咽型炭疽可见扁桃腺坏死,喉头、会咽、颈部组织发生炎性水肿,周转淋巴结肿胀、出血、坏死。猪宰后慢性炭疽的特征变化是:咽部发炎,扁桃腺肿大、坏死;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坏死,切面干燥,无光泽,呈砖红色,有灰色或灰黄色坏死灶;周转组织有黄红色浸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