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养殖,想省钱,下载我!
35941严选APP 下载
看图说病
猪慢性接触性衣原体病
 
概述:
猪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亲衣原体的某些菌株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各国均有该疾病发生。临床可分为:流产型、关节炎型、支气管肺炎型和肠炎型,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死产和产弱仔,新生仔猪肺炎、肠炎、胸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种公猪睾丸炎等。治疗以隔离病猪,深埋感染猪以及抗生素对症治疗。
详细内容:
衣原体是一类具有滤过性、严格细胞内寄生,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类似于立克次氏体的一类微生物,呈球状,大小为0.2~1.5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活细胞胞浆内繁殖,依赖于宿主细胞的代谢,可在鸡胚、部分细胞单层及小鼠等实验动物中生长繁殖。较重要的衣原体有4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亲衣原体、肺炎亲衣原体和牛羊亲衣原体。其中,鹦鹉热亲衣原体在兽医上有较重要的意义,可致畜禽肺炎、流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是猪衣原体病的病原。 衣原体具有3种抗原:一是属特异性抗原,所有衣原体均具有,在不同种之间可引起交叉反应,为细胞壁脂多糖,耐热,耐0.5%的石炭酸,对乙醚、胰酶、木瓜蛋白酶等有抵抗力,但可被过碘酸盐灭活,具有补体结合特性;二是种特异性抗原,存在于细胞壁中,对热敏感,可被石炭酸或木瓜蛋白酶等所破坏,耐高碘酸盐;三是亚种或型的特异型抗原,是一种含量丰富的半胱氨酸大分子。 鹦鹉热亲衣原体的致病力可分为强毒力和弱毒力菌株两大类。强毒力菌株可使动物发生急性致死性疾病,导致重要器官发生广泛充血和炎症,死亡率可达30%;弱毒力菌株引起疾病的临诊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低于5%。 鹦鹉热亲衣原体在100℃15秒,70℃5秒,56℃25秒,37℃7天,室温下10天可以失活。紫外线、γ-射线对衣原体有很强的杀灭作用。2%的来苏儿、0.1%的福尔马林、2%的苛性纳或苛性钾、1%盐酸及75%的酒精溶液可用于衣原体消毒。对四环素族、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钠均不敏感。 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则几天,长则可达数周乃至数月。依据临诊表现,可分为流产型、肺炎型、关节炎型和肠炎型等。 怀孕母猪感染后引起早产、死胎、流产、胎衣不下、不孕症及产下弱仔或木乃伊胎。初产母猪发病率高,一般可达40%~90%,早产多发生在临产前几周(妊娠100~104天)发生,妊娠中期(50~80天)的母猪也可发生流产。母猪流产前一般无任何表现,体温正常,也有的表现出体温升高(39.5~41.5℃)。产出仔猪部分或全部死亡,活仔多体弱、初生重小、拱奶无力,多数在出生后数小时至1~2日死亡,死亡率有时高达70%。公猪生殖系统感染,可出现睾丸炎、附睾炎、尿道炎等生殖道疾病,有时伴有慢性肺炎。 仔猪还会表现出肠炎、多发性关节炎、结膜炎,断奶前后常患支气管炎、胸膜炎和心包炎。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咳嗽、喘气、腹泻、跛生、关节肿大,有的可出现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鹦鹉热亲衣原体引起猪的疾病种类较多,除单一感染外,常与其他疾病发生并发感染,因而病理变化也较为复杂。 1.流产型 :母猪子宫内膜出血、水肿,并伴有1~1.5厘米的坏死灶,流产胎儿和死亡的新生仔猪的头、胸及肩胛等部位皮下结缔组织水肿,心脏和肺脏常有浆膜下点状出血,肺常有卡他性炎症。患病公猪睾丸颜色和硬度发生变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5~2倍,输精管有出血性炎症,尿道上皮脱落、坏死。 2.关节炎型 :关节肿大,关节周围充血和水肿,关节腔内充满纤维素性渗出液,用针刺时流出灰黄色浑浊液体,混杂有灰黄色絮片。 3.支气管肺炎型 :表现为肺水肿,表面有大量的小出血点和出血斑,肺门周围有分散的小黑红色斑,尖叶和心叶呈灰色,坚实僵硬,肺泡膨胀不全,并有大量渗出液,中性粒细胞淋漫性浸润。纵隔淋巴结水肿,细支气管有大量的出血点,有时可见坏死区。 4.肠炎型 :多见于流产胎儿和新生仔猪,胃肠道有急性局灶性卡他性炎症及回肠的出血性变化。肠黏膜发炎而潮红,小肠和结膜浆膜面有灰白色浆液性纤维素性覆盖物,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脾脏有出血点,轻度肿大。肝质脆,表面有灰白色斑点。
注意事项:
(一)治疗:1.猪群发病时,应及时隔离病猪,分开饲养,清除流产死胎、胎盘及其他病料,进行深埋或火化。对猪舍和产房用石炭酸、福尔马林喷雾消毒消灭病原。 2.药物治疗:四环素为首选药物,也可用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等。对新生仔猪,可肌肉注射1%土霉素,每千克体重1毫升,每日1次,连用5天。仔猪断奶或患病时,注射含5%葡萄糖的5%土霉素溶液,每千克体重1毫升,连用5天。 在饲料中添加15%金霉素,每吨饲料3公斤,有利于控制其他细菌性继发感染。此外,公母猪配种前1~2周及母猪产前2~3周按0.02%~0.04%的比例将四环素类抗生素混于饲料中,可提高受胎率,增加活仔数及降低新生仔猪的病死率。 (二)预防:1.引进种猪时要严格检疫和监测,阳性种猪场应限制及禁止输出种猪。2.搞好猪场的环境卫生消毒工作。3.避免健康猪与病猪、带菌猪及其他易感染的哺乳动物接触。4.用猪衣原体灭活疫苗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初产母猪配种前免疫接种2次,间隔1个月。经产母猪配种前免疫接种1次。
关注此文的人还关注了
 
 
咳喘神针
脱酶净
高热速康----恩诺
美素佳-家禽家畜通用
八联高免
脱霉先锋
相关文章
 
春季养猪重点常见传染病如
猪类
猪病了,打针却死亡的更多
猪类
母猪不发情,正确的做法应
猪类
初乳对预防仔猪腹泻好处有
猪类
口蹄疫疾病的防治策略简析
猪类
母猪产后发烧不吃的问题
猪类
猪副伤寒夏季常见传染病
猪类
当前农村育肥猪猪瘟发病原
猪类
 
品 牌 推 荐
西嘉研
 
猪用
禽用
 
牛羊
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