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猪痘病毒只感染猪。以4~6周龄的仔猪多发,成年猪有抵抗力。本病的传播方式一般认为不能由猪直接传染给猪,而主要由猪血虱、蚊、蝇等体外寄生虫及损伤的皮肤传染。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以春秋天气阴雨寒冷、猪舍潮湿污秽以及卫生差、营养不良等情况下流行比较严重,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不很高。
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到41.3~41.8℃,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喜卧、寒战,行动呆滞,鼻粘膜和眼结膜潮红、肿胀,并有分泌物,分泌物为粘液性。在躯干的下腹部和四肢内侧、鼻镜、眼睑、面部皱褶等无毛或少毛部位,出现痘疹,也有发生于身体两侧和背部的。典型的猪痘病灶,初为深红色的硬结节,突出于皮肤的表面,擦破痘疤后形成痂壳,导致皮肤增厚,呈皮革状。在强行剥落后,痂皮下呈现暗红色溃疡,表面附有微量黄白色脓汁。在病的后期,痂皮会裂开、脱落,露出新生肉芽组织,不久又长出新的黑色痂皮,经2~3次的褪皮之后才长出新皮。本病多为良性经过,死亡率不高,所以易被忽视,以致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但在饲养管理不善或继发感染时,常使病死率增高,特别是幼龄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