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原因 维生素B1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放牧鹅基本不会发生缺乏。米糠、麸皮及青绿饲料、饲料酵母中都有丰富的维生素Bl,舍饲鹅如饲料配合得当,饲养方法合理,也不易引起本症。维生素Bl缺乏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①饲料中维生素B1不足。长期饲料单一,尤其给雏鹅长期饲喂维生素B1含量少的水浸米、泡饭、细磨谷物等。
②饲料中维生素B1被破坏。饲料贮存时间过长或虫蛀、霉败,高温焖煮饲料等情况下可弓1起维生素B1,的破坏。另外,饲料中添加的某些矿物质、碱性物质、防霉剂等也可破坏维生素Bl。
③饲料中有维生素B1颉颃物。鲜鱼虾、软体动物如白蚬、河蚌、螺丝等含有可分解维生素Bl的硫胺素酶,长期饲喂可引发本病,故临床上维生素B1缺乏症有“白蚬瘟”、“蚌瘟”的俗称。还有棉籽、油菜籽等饼渣中含有的硫胺素颉颃因子,某些药物如抗球虫药氨丙啉等都可颉颃维生素Bl的体内作用。
④慢性胃肠道疾患或肠道寄生虫感染也会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某些原因引起的消耗过多(如传染病发生时)。
临床症状:主要发生与雏鹅,通常在缺乏后的2周内发病,因神经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呈渐进性的多发性神经炎症状。病初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差,体温降低,生长不良,步态不稳,羽毛松乱失泽等一般症状。有的还有消化不良、腹泻、贫血表现。进一步发展,则才表现有以伸肌麻痹为主的多发性神经炎特征症状。麻痹常从趾开始,向上发展到腿、翅、颈。病鹅两腿屈曲,不能行走和站立,一旦翅、颈伸肌麻痹,则可呈现典型的“观星”姿势:病鹅头向背后极度弯曲、屁股着地。也有呈偏头扭颈的。如中枢受到影响,呈出现打转、奔跑、跳跃等阵发性神经症状,一日发作数次,最后抽搐,麻痹死亡。
成年鹅缺乏维生素Bl症状不明显。种鹅缺乏则主要表现为对种蛋胚胎发育的影响,胚发育中期可死亡,发育到末期的也可因啄壳困难死亡,出壳的雏则可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较高。
主要表现为皮肤的广泛性水肿,胃肠壁萎缩,肾上腺肿大,生殖器官(睾丸或卵巢)萎缩等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