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包氏螺旋体或称鹅螺旋体、又名鸡螺旋体。在生物学的位置上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属于裂殖菌纲螺旋体目螺旋体科螺旋体属(Spirochaeta)成员。鹅包氏螺旋体细长,呈波浪状运动。有短细鞭毛,能通过0.45μm孔径的滤膜。
鹅包氏螺旋体为革兰氏阴性,可用瑞特氏、姬姆萨氏、姬姆萨二氏的联合染色剂染色,也可用其他染色剂如石碳酸复红、美蓝,染色剂镀银法染色,但以瑞特氏或姬姆萨氏染色最好。在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下检查,可见该病原体呈不规则的螺旋状弯曲,长6-30μm,宽0.2-0.3μm,有5-8个螺旋。
鹅包氏螺旋体为严格的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可在含有天然蛋白质和组织碎片的培养基中生长,有些菌株在发育的鸡胚中生长良好。最近,有学者成功地在培养基上生长,但传12代后其毒力丧失。鹅包氏螺旋体在火鸡胚中也可增殖,其中以肝、血液、粘膜等处含量最高。在蜱内繁殖继代,致病力可迅速增强。最适培养温度为28-30℃。本菌在宿主体外的抵抗力不强,在尸体中0℃条件下可存活31天,血清中4℃可保存3-4周,在感染血液中加10%-15%的甘油或二甲基亚砜,放-70℃长期保存。对一般消毒药、砷制剂及青霉素、土霉素、氯霉素、金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泰乐菌素、新凡纳明等敏感。用0.1%甲醛溶液1%石炭酸在50℃下处理15-30分钟,或用20000伦的γ-射线照射可以灭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