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埃稀氏大肠杆菌,由于育成,育雏时患病或鹅舍环境污染,病菌侵害母鹅的泻殖腔,输卵管而引起发病。该病多在产蛋母鹅中流行,一般为产蛋初期零星发生,产蛋高峰发病率高,公鹅多因在污秽的水中交配而感染 发病,多发生于气温高,湿度大季节,以及鹅舍环境卫生差流较快。病菌对消毒剂敏感,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 临床症状 1. 平产母鹅表现精神沉郁,饮食欲减少,两脚紧缩,爬伏地下,不愿活动。 2. 排出白色或绿色恶臭的稀粪,部分排泄物中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产蛋绿下降,死淘率增大。 3. 有时不表现症状,出现死亡,临死前肛门周围羽毛被白绿色稀粪粘着,后期脱水,眼球下陷衰竭死亡。 4. 公鹅发病后,在外生殖器阴茎上出现红肿,溃疡或结节。病重时,阴茎表面布满绿豆大小的坏死灶,阴茎外垂,无法回缩泻殖腔内,死亡率占5~10%。 剖检变化 1、 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的液体或在各器官表面,覆盖一层淡黄凝固的纤维素渗出物,腹膜发炎,肠管相互粘连,腹腔内由大量破溃的卵蛋液。 2、 泄殖腔、输卵管呈弥漫性充出血并有大量粘脓性液体,个别出现张呼吸。 3、 子宫、卵巢、孵孢弥 漫充血,卵膜簿而易破,孵孢呈暗紫色,部分皱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