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养殖,想省钱,下载我!
35941严选APP 下载
看图说病
鹅急性副粘病毒病
 
概述:
鹅副黏病毒病是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病理变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对鹅的危害较大,常引起大批死亡,雏鹅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详细内容:
鹅副黏病毒病的病原为鹅黏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病毒广泛存在于病鹅的内脏器官内(脾脏、肝脏、肠管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颗粒大小不一(平均直径为120纳米),形态不正,表面有密集纤突结构,病毒内部由囊膜包裹着螺旋对称核衣壳。分离的毒株接种10日龄发育鸡胚后能迅速繁殖,鸡胚在接种后2~3天死亡。鹅黏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人工感染鸡可引起死亡。 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的鹅对鹅副黏病毒病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10~15日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下降。疫区内的鸡也可以感染发病死亡。 2.传染原和传播途径患病鹅和病愈后带毒者为传染源。常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水平传播。 3.发生规律本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呈地方性流行。 病理变化 鹅副黏病毒病的潜伏期为3~5天,人工感染雏鹅和青年鹅2~3天发病,病程1~4天。病鹅精神委顿,缩头垂翅,食欲不振或拒食,饮水量增加,行动缓慢,不愿下水,下水后浮在水面随水流漂游。病鹅拉黄白色稀粪便或水样便,有时带血呈暗红色。成年鹅将头插于翅下,严重者常见口腔流出水样液体,并有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特别是饮水后病鹅有甩头、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成年鹅病程稍长,产蛋量下降,康复鹅生长发育受阻。病死鹅机体脱水,眼球下陷,脚蹼干燥,皮肤淤血,皮下干燥;肝脏肿大,淤血,有芝麻或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心肌变性;下段食道黏膜有散在的灰白色或淡黄色芝麻大小溃疡结痂,剥离后留有斑痕及溃疡面;腺胃和肌胃黏膜充血,有出血斑点;肠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空肠和回肠黏膜上常有散在的淡黄色豆大小坏死性假膜,剥离后呈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有的病死鹅脑充血、淤血。
注意事项: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应以预防为主。做到不从疫区引进种鹅和雏鹅;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消毒制度,做好病鹅和健康鹅的隔离工作;不能把鹅与其他禽类混养;制订免疫计划,并认真搞好免疫接种。 1.种鹅免疫给留作种用的鹅群从选留开始就采用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0.5毫升进行第一次免疫,于产蛋前15天时以1毫升进行第二次免疫,再过90天再以1毫升进行第三次免疫,这样就能使种鹅在产蛋期都具有较强的免疫力,用这样的种蛋进行孵化,雏鹅出壳后可受母源抗体的保护,提高雏鹅的成活率。也可以用小鹅瘟和鹅副黏病毒病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或鹅副黏病毒病和鹅疫里默杆菌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2.雏鹅免疫对无该病母源抗体的雏鹅,应根据本地该病流行情况,于2~7日龄或10~15日龄进行第一次免疫,每只皮下注射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0.3~0.5毫升;在免疫后60天再免疫1次,每只肌内注射0.5毫升。对有该病母源抗体的雏鹅,于15日龄以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0.5毫升肌内注射免疫即可。 若紧急预防,应采用鹅副黏病毒弱毒疫苗注射,因为它产生免疫力的时间快。但20日龄以内没有该病母源抗体的雏鹅不能使用。
关注此文的人还关注了
 
 
颐源黄河-用于水禽黄
禽快肥
颐源长江-用于禽大肠
禽倍康-家禽病毒性疾
呼泰宁(麻杏石甘口服
颐源七郡-大肠杆菌、
相关文章
 
如何预防禽流感病毒
鸡禽类
新城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
鸡禽类
董娇玲:冬季蛋鸡难养的原
鸡禽类
董娇玲:蛋鸡舍科学合理补
鸡禽类
鸡心包积水(安卡拉病)病
鸡禽类
鸡滑液囊(霉形体)支原体
鸡禽类
新城疫症状及治疗方法
鸡禽类
特种养殖新项目元宝鸽
鸡禽类
 
品 牌 推 荐
西嘉研
 
猪用
禽用
 
牛羊
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