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寄生于猫的钩虫有猫钩虫、犬钩虫、管状钩虫、窄头钩虫等。
2.通过粪便中排出虫卵,经孵化后变成幼虫,并从土壤获取养分而发育。
3.主要感染途径为经口和皮肤,但经口是猫的主要感染途径。
4.经口感染后,侵入肠黏膜和肠腺内,再经数天后重新返回肠腔内变为成虫。
临床症状:1.通过皮肤感染时,有时引起皮肤的局限性皮炎。
2.主要临床症状是成虫吸血部位的出血而导致的贫血。
3.幼猫多发生急性钩虫病,呈弓背姿势,并排出带有腐败恶臭的焦油样粪便和黏血便,可视黏膜苍白,丧失食欲,由于脱水而迅速消瘦。
4.慢性病例出现持续性消瘦,懒动,被毛无光泽,食欲和粪便没有特殊异常,随着病程发展,出现衰弱和恶病质,有时出现死亡。
流行特点:1.经口感染:食入具感染的幼虫或老鼠等中间传染媒介。
2.经皮肤感染:传染性幼虫可直接穿过无伤痕皮肤和毛孔而侵入体内。
3.经胎盘传染:钩虫在母猫体内移行感染子宫中的小猫,或在猫仔出生后吃到受污染的母乳而传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