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肺腺瘤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病报道。最早发病记载是在1825年。英国在1841年有发病报道。1933年冰岛引进绵羊时引起SPA爆发,从而证明本病具有传染性。SPA主要呈地方性散发,在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南斯拉夫、希腊、以色列、保加利亚、土耳其、俄罗斯、南非、秘鲁、印度及中国新疆等地均有SPA发病报道,特别是在苏格兰SPA呈顽固的地方性散发,年发病率为20%左右,死亡率很高,可达100%。苏格兰的黑脸皮绵羊易感性最强,多呈单独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如南非、美国SPA多与绵羊进行性肺炎及巴氏杆菌引起的肺炎混合感染)。SPA主要感染绵羊,山羊有一定的抵抗力。
疾病病原:绵羊肺腺瘤病(SPA)是由一种反转录病毒引起。1974年以色列的Perk等在SPA感染羊的肿瘤组织切片的电镜下,发现一种有B型及D型的反转录病毒的粒子。在SPA病羊的肿瘤匀浆及肺液中检测到60-70s的RNA及依赖RNA的DNA反转录酶的活性。这种类似B型及D型反转录病毒的病毒粒子直径大约为104nm,囊膜有短突起,由糖蛋白组成。病毒的核衣壳呈二十面体结构,内有单股RNA。
本病毒组织培养很难生长。在易感绵羊体内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复制。同时经气管内接种羔羊,传染性也最强。在病羊肺肿瘤组织切片的电镜下,观察到两种病毒颗粒。一种是细胞内的A型颗粒,偶见从细胞膜向外出芽;另一种是细胞外的C型颗粒。
流行病学:SPA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主要呈地方性散发。各品种和年龄的绵羊均能发病。本病的潜伏期长,出现临诊症状的多为2-4岁成年绵羊。在苏格兰,SPA的发病率有时在一牧群中最高可达20%左右,潜伏期也大大缩短,当年出生的10月龄羔羊也见SPA的临诊症状,给养羊业带来限大的经济损失。SPA在一个地区或一个牧场一旦发生,很难彻底消灭。本病一般都以死亡而告终。山羊对SPA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在有些国家有山羊鼻内肿瘤报道。
SPA可经呼吸系统传播。病关肺内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肺内出现大量分泌物,病羊通过呼吸及低头采食,将含有传染性病毒的悬滴或飞沫排至外界环境中或污染草料,被易感染绵羊吸入而感染。尤其在密闭的圈舍中,羊只拥挤,更有利于本病传播。随着气候的逐渐寒冷或阴雨气候,病羊的临诊症状更加明显,如并发其他细菌性肺炎或绵羊进行性肺炎,则病程大大缩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