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要求
野兔休息地方非常广泛,一般不挖洞。但为了避开天敌,休息时常利用坑洼处、草丛、石块间隙或裂缝。人工饲养时注意给其创造一个相似环境,场地应宽广、卫生、干燥,预防传染病发生。
活动规律
野兔主要在夜间活动,尤其是在黄昏或黎明时活动频繁。由于终生在地面生活,遇到天敌时,野兔尽量进行隐藏,一动也不动。加上其胆小,所以饲养时要尽量防止骚扰,保持环境安静。提供饮水、草料应在白天(最好在下午),以供其夜间饮食。
采食习性
兔以草为主食,在严寒的冬天,特别是大雪覆盖时,如食物缺乏,会啃咬树皮、嫩枝和草根。另外,野兔有吃软粪的习性,这是正常的消化功能,不要认为吃粪是异食癖。为了补充采食的不足,可每天往野兔的圈里或房舍内投放适量的青草,冬季可放些秸秆,如豆秸、红薯藤、花生藤等。也可放点玉米、糠麸之类的精料,水是更不可缺少的。平时在木板上放些食盐让野兔食用,可增加其食欲。
繁殖技术
兔性成熟后,在气温适宜时开始交配。北方每年产3~4窝,南方每年产6~8窝。因5~10月份饲草丰富,所以春配所产幼兔成活率较高。野兔发情时,追逐、摇尾、遗尿。雌兔多次发情,雄兔互斗争偶。交配后,妊娠期30~40天幼兔第2年性成熟。在配种期、人工繁殖时,可按1公4母的比例放入兔群,让其自由交配,人们最好不加干预,这样受胎率比较高。经过驯化后,则可进行人工辅助配种。
疾病防治
因为野兔胆小,捕捉较难,往往易引起伤亡,因此注射疫苗很困难。可在饲料中按每只每天0.1g的量加入土霉素,连给3天停1周,再给3天,这样反复进行,可起到有病消炎、无病促长的作用。也可在饲料中加入痢特灵,每周1次,可预防拉稀和球虫病。
野兔的分圈养和笼养
圈养:根据饲养规模的大小,利用空地用砖或钢丝网把四周围起来,围墙高度一般在2m左右,每亩地可养成年野兔60~80只,公母比例为1∶4。在园内可种些兔子喜爱吃的牧草,如紫花苜蓿、黑麦草等。在中间地段,南北向建造两排简易兔窝,供野兔繁衍和躲避雨雪或其它兽类袭击。兔窝建造高度在70cm即可,上盖石棉瓦,在离地面20cm处留一小出口。每天在晚上补饲全价饲料和清洁饮水,在饲料内尽量不添加药物,以保持野兔肉的原有风味。
笼养:圈养野兔生下的幼兔从小就应放入笼内饲养,以逐渐适应环境。5~7只幼兔为一笼(最好是同窝兔,3个月后,野兔体重在2kg左右。有性欲要求时再行分笼,一般一只兔或一对兔一笼。兔笼可建成活动式或固定式的,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材料可选用水泥板构造或砖竹结构,也可选用金属兔笼。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求牢固、严密,以防啃咬逃跑。兔笼尺寸以宽70~80cm,深45cm,高40cm为宜。场址应选择在环境僻静、排水良好的平整地段,笼养兔每天早晚各饲喂一次,以全价颗粒饲料最好,经常补给饮水,根据体重大小,饲喂量80~150g为宜。(陕西科技报) 野兔不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
1.仔兔——出生后3周的野兔。仔兔以母乳为主,15日龄仔兔进入开眼期,并开始吃料。仔兔进入断奶期后,应喂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并逐步达到正常的日粮标准。
2.幼兔——3周龄以上、3月龄以下的野兔。此期发育快,采食量大,机体代谢旺盛,需要喂给富含蛋白质又易消化的饲料。
3.青年兔——3~6月龄的野兔。这时,公母野兔分开饲养,防止早配。
4.怀孕母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