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管理
1、猪舍的条件
(1)猪舍外围墙壁要厚实、严密。猪舍在冬季时要增加保温设施。为此,可以堆放作物秸秆,可以临时砌泥土坯。最好是在猪舍初建时,就把外围的四面墙体做加厚处理。陈旧的猪舍要及时封严墙体、门窗的残留间隙。
(2)猪舍地面要干燥,粪便污水要及时排除,清扫干净。为了便于干燥,猪舍应做成水泥地面。
(3)增设床板。在小猪阶段,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木板、竹板、加厚纤维板等温暖性床板,没有条件可铺设水泥预制板。
2、增温措施
(1)搭建暖棚保持温度
为了保证生猪正常生长发育,冬季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暖棚饲养,即用较厚的塑料薄膜将圈顶全部覆盖,覆盖要有倾斜度,以便于采光,中午圈温过高可放气通风。同时,注意堵住猪舍风洞,门口挂草帘,密封猪舍窗口,舍内铺上垫草,以增强保暖效果。
(2)人工增温提高温度
根据农业技术基础知识,在寒冷的环境中,猪群会加大采食量以增加机体代谢产热来维持体温,采食量的加大,日增重的降低,会增加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因此,人为的提高舍温是十分重要的。
适当增加饲养密度,靠猪群自身温度的散发,来提高舍温,适用于育肥猪
覆盖双层塑膜保温。最好是覆盖双层塑膜,虽然成本比单层塑膜覆盖高些,但保温效果较好。这种办法适宜育肥猪舍和非哺乳母猪舍。
对初生仔猪,应选用仔猪电热板、红外线灯泡等加热设备为仔猪保育箱提供热源,使仔猪有一个温暖干燥的生存环境,减少因温度低引起的腹泻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在使用以煤炭做为燃料的供暖设备时,应注意煤炭燃烧是否充分,烟道是否通畅,避免因排烟不畅,一氧化碳滞留舍内,而导致猪群一氧化碳中毒。
(3)强化管理调节湿度。
在冬季,空气越潮湿其导热性则越强,猪睡在潮湿的窝内,可导致体热大量散失,皮肤病患病率增加。因此,应尽量降低舍内湿度。一是定时驱赶猪群到舍外排便,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二是应该勤打扫舍内粪便,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降低舍内湿度,降低因粪便存积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
二、饲养管理
1、 增加光照时间强度
适当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可以增强机体的代谢和氧化过程,加速蛋白质和矿物质沉积,促进生长发育,并可提高繁殖力和抗病力。同时,充足的光照,太阳紫外线能杀灭空气中的有害病菌。光照调节要有规律,否则各影响机体生物节律,从而影响生产力健康。
2、增加日粮能量浓度
冬季冬天舍内温度相对较低,如按正常标准喂给能量饲料,就无法满足猪正常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冬天的饲料配方应在保持蛋白水平不减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猪只日粮中的能量饲料。在冬季,昼短夜长,猪群晚间空腹时间长,在夜间,增喂一顿夜食,有利于猪只日增重的提高,可以缩短饲养周期。
3、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冬季养猪为了取暖的需要,一般要适当增加猪的饲养密度,每头猪的占地面积缩小,躺卧时可互相体贴取暖。但其密度并不是可以无限加大,若饲养密度过大,会直接导致舍内空气浑浊,造成猪只应激,致使猪只以强欺弱和相互咬斗现象增加,使整个群体大小不均,影响生产性能地发挥。
4、防病治病张弛有度
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猪的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很容易发生。必须加强对猪冬季常见病和易发病的预防,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净、卫生,定期进行圈舍刷洗消毒或喷药消毒。按计划对猪只进行疫苗注射,并要备有常用药物,尽量做到有病早隔离、早治疗,使整个疫病防治工作做到张弛有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