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主要是鸭,3周内发病(均发),5-10天多发。
2、传染源:病鸭和带病毒鸭。
3、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
4、四季多发,孵化季节多发。
5、鸭舍潮湿、拥挤,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
二、临床症状
初期精神萎靡、厌食,半天到1天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发生痉挛,数小时后死亡。死前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姿势。少数死前有拉稀现象。
三、剖检变化
肝脏肿大、发黄,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或压痕状出血;脾脏有时肿大,呈斑驳状;肾脏肿大 。
四、防制措施:
一、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育雏室消毒,隔离饲养。
2、疫苗免疫:鸭肝炎鸡胚化弱毒苗
二、治疗
1、在发病初期或受威胁时紧急注射高免卵黄抗体(0.5-1ml)兑入抗生素免继发感染。(3-5日龄直接打抗体)
2、新感康20天以上的鸭肝,不需要打抗体,当天控制死亡; 打抗体同时也可使用,比单独打抗体至少早10小时控制死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