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修蹄是指利用刀、剪、锯、锉或修蹄机等器械,使牛蹄的形状及其生理功能得到恢复的一种技术。
奶牛蹄病的种类包括腐蹄病、蹄变形、蹄叶炎、蹄皮炎、指(趾)间赘生、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疾病。在上述蹄病中,以腐蹄病和蹄变形最为常见。奶牛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生的四大疾病之一,由于各个养殖场的具体情况不同,蹄病的发病率也不同,不但会影响奶牛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奶牛淘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奶牛进行修蹄有以下几点作用:
1、合理而及时的修蹄,以防止蹄变形程度加剧而导致肢势改变。
2、已发生蹄病的奶牛有治疗功效。当趾间腐烂,蹄糜烂及腐蹄病发生后,经修治,能促使蹄病痊愈。
3、提高一定的产奶量。
4、提高奶牛使用年限,降低淘汰率。 修蹄能有效防治奶牛蹄病,保护奶牛健康,因此,要对奶牛进行及时修蹄。
修蹄的方法
1、术前准备 ①器械:蹄刀、锉、锯、锤及线绳等。 ②药品:消毒棉、硫酸铜、来苏儿,10%碘酊、松馏油、高锰酸钾粉及绷带等。 ③人员:1人,助手1——2人。
2、修蹄技法 把奶牛保定在四柱栏或两柱栏内,将牛蹄吊起,术者站立于所修蹄的外侧,根据不同蹄形及病情,分别进行整修。 ①长蹄。用蹄刀或截断刀将蹄趾过长部分修去,并用修剪刀将蹄底面修理平整,再用锉将其边缘锉平,使其呈圆形。 ②宽蹄。将蹄刀或截断刀放于蹄背侧缘,用木锤打击刀背,将过宽的角质部截除,再将蹄底面修理平整,锉其边缘。 ③翻卷蹄。将翻卷蹄底内侧增生部分除去,用锯除去过长的角质部,最后锉其边缘。 ④腐蹄、蹄趾间腐烂。首先根据其蹄形变化,将蹄底修整平后,再对腐蹄病要尽早彻底的治疗。如果造成蹄壳脱落、腐烂深入、母牛站立困难就不得不淘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