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自咬症是水貂的一种慢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各养貂场,病因不明。
症状:病兽呈现定期兴奋,啃咬自体一定部位的症状。轻者咬伤皮毛,使皮张力降低等;重者使母兽空怀或咬死、踩伤仔兽,影响正常繁殖;反复发作,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食欲下降、体质衰竭,最终引发败血症而导致死亡。
防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多是对症治疗。
(1)带围套。先拔去病兽的犬齿,用纸板做成一个6厘米左右宽的围套,套在病兽脖子上,使病兽无法回头咬到自己的尾和腿。
(2)镇静。用盐酸氯丙嗪0.25克、乳酸钙0.5克、复合维生素BO.1克,研末混匀,平分成两份混入饲料中饲喂,每只每次喂1份,每日喂2次。
(3)对咬伤部位用双氧水处理后涂上碘酊,撒少许高锰酸钾粉。
(4)因螨虫病引起的自咬症,肌内注射狐貂快好2号或速灭或狐貂虫灭注射液,也可口服狐貂驱虫快片。
(5)每周两次注射生物素,剂量为每只1毫克。
(6)防止感染,在饲料中加入狐貂快好粉或狐貂混感专治或狐貂快康粉。
预防:禁止外界各种毛皮动物进入圈舍,笼舍定期消毒、发现病兽早隔离、早治疗。另外,饲料要全价、多样、加喂占饲料总量1-2%的羽毛粉,可降低白咬症发病率。凡有自咬症的病兽,到取皮期一律取皮,不能留作种用,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自咬症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