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养殖,想省钱,下载我!
35941严选APP 下载
经验分享
黄鳝囤养期的赤皮病防治
概述:
黄鳝囤养期的赤皮病防治
详细内容:
皮病 又叫赤皮瘟、擦皮瘟。此病大多是因鳝的皮肤在捕捞或运输时受伤,细菌侵入皮肤所引起的。 【症状】 体表局部出血、发炎,尤其腹部和两侧最明显,呈块状,严重时可腐烂至骨。病鳝身体瘦弱,春末夏初较为常见。 【 预防方法】 (1)放养前每立方米水化 10 一20 克的漂白粉浸洗鳝体约半小时。 ( 2 )发病季节用漂白粉挂篓进行预防(每平方米用0.4克,大池可用 2-3个篓,小池可用1-2篓),用竹子搭成三脚架放在池里,再用绳子把篓吊入水中。 ( 3 )在捕捞和运输种苗时,操作要小心,勿使鳝苗受伤。 【治疗方法】 (1 )用漂白粉在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 1 克,对成溶液泼匀,并接合挂篓治疗。方法同上。 (2)用磺胺嘧啶拌料投喂,第一天按池内鳝量每 50 千克用药 5 克,第二天用药减半,方法是把药拌入适量的面粉糊内,晒干后投喂。 (3)用10 %食盐水洗擦患部;或把病鳝放入 2 %一 3 %的食盐水内浸洗 15 一 20 分钟。 (4)每立方米水用明矾0.5克泼洒,2 天后用生石灰25 克泼洒水面。 ( 5)将五倍子研碎,开水冲溶后,全池泼洒,使池水中每立方米的药液浓度为 4 克。 (6)每50千克黄鳝,用辣蓼干粉500克,艾叶粉100 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续3-5天。 ( 7)每50 米2水面用新鲜马尾松针叶150 一200 克研细,对水后滤汁全池泼洒。 ( 8 )每50米2水面用蓖麻鲜叶或嫩枝150一200克,扎成数小捆,插入泥土中让其自然腐烂,每次3 一4天,连续插2 次。 21.精养池塘常见鳃病的防治 鱼生活在水中,靠鳃“吸入”水中的溶解氧,水体中存在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很容易感染鳃部。因此,鳃的发病率很高,有“养鱼先养水,治病先治鳃”之说。我们可将鳃病分为以下六大类型: 一、细菌性鳃病 1.症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发黑,沾满污垢。 2.病原鳃部组织被粘球菌、柱形菌或其他细菌感染。 3.防治方法①调节水质,消除病菌。一是经常加注新水;二是用消菌灵处理老水,杀灭病原菌。②投喂杀菌药饵。 二、霉菌性鳃病 1.症状鳃丝发黑,着生菌丝。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 2.病原鳃霉菌。 3.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全池泼洒亚甲基蓝或二氧化氯对本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病鱼池需大量换水,改良水质。 三、原虫性鳃病 1.症状早春季节,春片鱼种常集群散漫游动于池边或下风头处。夏季鱼苗池发病时,病鱼在天气晴好时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头症状,投喂饲料时不上料台或吃一会就散开并继续浮于水面,食欲明显减退。掀开病鱼鳃盖可见组织增生、黏液增多。 2.病原由车轮虫、鳃隐鞭虫、斜管虫等原生动物大量寄生引起。 3.治疗①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时用综合浸泡剂浸泡鱼种。②车轮虫清全池泼洒。③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四、吸虫性鳃病 1.症状病鱼急躁不安,常跃出水面,或在吃食过程中“炸营”,鳃丝肿胀。 2.病原由指环虫、三代虫等单殖吸虫大量寄生引起,常并发细菌性烂鳃病。 3.治疗①灭虫精全池泼洒。②氯杀王、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③用药后隔天注入部分新水,以利于鱼类食欲的恢复。 五、出血性鳃病(脉管瘤) 1.病因及症状由于水质不良、蓝藻大量滋生、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及农药杀虫剂的刺激,使鳃微血管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动脉瘤,用显微镜能鉴定。 2.防治方法大量换水或施用水质改良剂(如强力离子交换剂、沸石粉等)来调节水质。 六、营养性鳃病 1.症状鳃丝弯曲,鳃小片萎缩,排列不整齐。 2.病因由于饲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营养成分,鱼体免疫能力下降,引起病原体侵入。 3.治疗合理配制饲料,做到多项营养指标的平衡。不片面追求高蛋白、高营养及高速度生长。
注意事项:
注意防控
关注此文的人还关注了
 
 
肥吧——菌藻营养粒粒
水产多维——黄斤喂它
相关文章
 
乌龟得了白眼病,又要开始冬眠了,怎么办
我的巴西红耳龟皮肤出现问题
有草鱼出血病疫苗的吗?
观赏鱼如锦鲤可以和其他鱼一起混养吗。谢谢。

水蛭幼苗的开口饲料和水蛭幼苗分散剂用法和配比
草鱼苗用通威103饲料喂不见怎么爱吃?

水质不好 天气不好 鱼有病 或原料问题都有可

小水池刚加满水,养锦鲤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晒上两天,测一下ph值   &

幼蟹和成蟹养殖的饲料配方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幼蟹和成蟹的营养指标在国标

 
品 牌 推 荐
西嘉研
 
猪用
禽用
 
牛羊
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