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眼病病原
猪的蓝眼病的病原为蓝眼病副粘病毒,它是1980年在墨西哥中部首次发现了猪蓝眼病后从发病猪体内分离到的。该病毒具有血凝性,可以凝集哺乳动物和禽类红细胞,大小为135-148nm到257-360nm,病毒粒子呈多形性,但通常近似于球形,没见过丝状病毒。甲醛可消除蓝眼病副粘病毒的感染性和血凝性;56℃4小时可使蓝眼病副粘病毒灭活。
流行病学
猪是已知自然感染蓝眼病副粘病毒且唯一有临床症状的动物,亚临床感染猪是蓝眼病副粘病毒的主要传染源。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人员、交通工具、鸟和风传播。1980年受害的主要是仔猪,大于30日龄的猪很少死亡且不表现神经系统障碍;1983年在管理不善的猪场,15-45kg的猪发生严重的脑炎,其死亡率很高,同时伴有其它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1988年发现发生蓝眼病的公猪患有严重的睾丸炎、附睾炎和睾丸萎缩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