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本病的病原体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水貂肠炎病毒。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能耐受66度,30分钟加热处理;在污染的水貂笼里,能保持1年的毒力。含有病毒的组织和粪便,在冷冻状态下,1年毒力不下降。病毒对胆汁、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和胰蛋白酶有抵抗力;煮沸能杀死病毒;0.5%甲醛或苛性钠溶液,在温室条件下12小时失去活力。
流行病学: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的水貂都易感染。发病没有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开始扩散比较慢,每天死亡较少,即地方性流行。初期呈慢性传染,经过一段传染,毒力增强后,转为急性。特别是仔水貂分窝以后,发病率为50%-60%,死亡率高达90%。患病水貂主要是传染来源,病毒还可以随野鸟从污染水貂场带到非发病场。此外,蝇类、禽类、鼠类等,也是一种危险的传染媒介。饲养人员的手套和饲具,也能引起散布。
本病流行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固定性,患病水貂场如不采取措施,第二年仔水貂分窝后,还会大批死亡。这与耐过病毒性肠炎的水貂长期带毒有关。
临床症状:潜伏期4-9天。临床上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最急性型病例:病水貂不出现腹泻,食欲废绝后12-24小时内死亡。
急性型:患水貂主要表现为高烧、呕吐、下痢、排出混有血液、粘液(多呈乳白色,少数呈鲜红色,或红褐色乃至黄绿色)的水样便或脱落肠黏膜样的稀便,有的出现管形(粘液管)便。白细胞高度减少,所以称之为“泛白细胞症"。患水貂精神沉郁、不愿活动,体温40度-40.5度,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高,有的出现呕吐、腹泻,7-14天死亡。
慢性病例:患水貂耸肩弯背,皮毛蓬乱,两眼睁得不圆,凝视。里急后重,排便频繁,但量少。粪便为液状,常有血液,呈灰白色、粉红色或灰绿色,有的排出褐红色胶冻样的管形物。由于下痢脱水,中毒病水貂表现极度虚弱和消瘦,常常四肢伸展卧于笼内。
用显微镜检查,粪便有大量没有消化的纤维素、白细胞和脱落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在发病后期进行血液检查时,白细胞数减少,嗜中性白细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则相对减少。呈地方性流行时急性型的出现症状后4-5天死亡。在病的流行旺期,最急性型的没有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个别的病例,在1-2周后,病水貂衰竭死亡,或逐渐恢复健康。病愈的水貂长期带毒,生长发育迟缓。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综合分析可做出初步诊断。大批发病急性传染,高度腹泻并在稀便内发现黏膜圆柱,白细胞显着减少,小肠病理切片上皮细胞增大,空泡变性和包涵体出现等,均可作为本病的依据。琼脂凝胶扩散试验、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可准确诊断。
治疗:对病毒性肠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当继发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副伤寒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