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条件水源充足,常年平均水深在1.5~1.8米,池塘形状为方形,坡度1:2.5,池底平坦,池底淤泥较少,或新挖池底,进排水系良好。
2.苗种放养放养前准备。一般用硫酸铜清塘,杀死青苔,每亩水深1米用量1~2斤,生石灰每亩水深0.5米,用量250~500斤,漂白粉每亩水深1米用量60斤。最好在清塘后10天左右,使用过磷酸钙,每亩用量5斤,补充池塘缺磷钙。
一个月后,在浅水区种植伊乐藻,在深水区种植轮叶黑藻和黄草,并在空隙处种植苦草,使水草覆盖面常年保持60%~70%,为蟹虾栖息、摄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苗种放养。在2月份放养蟹种,蟹种要求肢体健全、活动能力强、无病无伤、规格为120~160只左右/公斤的优质蟹种,每亩放养800~1000只。
购买蟹苗时,要注意鉴别蟹苗种:
(1)非长江水系的蟹苗种不宜买。辽、浙、闽及黄河流域的蟹苗种如果移到长江水系中养殖,其结果生长缓慢、早熟现象明显、个体偏小,死亡严重、回捕率低。这类苗种形体近似方圆(长江蟹苗椭圆),背甲颜色灰黄,腹部灰黄且有黄铜水锈色(长江蟹银白色),额齿较小且钝。
(2)未经完全淡化的蟹苗不宜买。应购买淡化时间较长(5天以上)、经过降温处理的蟹苗。可用下列方法来判断:未淡化好的苗杂质和死苗较多;颜色不是棕褐色,夹有白色的;用手指捏住蟹苗3~5秒钟放下后,活动不够自如,爬行无力或出现“假死”。
(3)早熟蟹苗种不宜买。有的蟹虽小(有的只有2.5克),但性腺已经成熟,体内渗透压升高,不能适应淡水环境,开春后直至第一次蜕壳时会逐渐死去。这种蟹背壳呈墨绿色,雄蟹螯足绒毛粗长发达,螯足、步足刚健有力,雌蟹肚脐变成椭圆形,四周有小黑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