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啄趾癖:本病一般仅在雏鸡、雏鸭中发生,主要表现为相互啄食脚趾,引起流血或破行,有的甚至脚趾被啄光。以上二种啄癖常因饲养密度大,光线强,或潮湿闷热,家禽不能很舒适地睡眠休息,引起啄癖;饲料中营养不平衡,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如食盐、动物性蛋白质)而诱发;其它原因如食槽放置不适,雏禽找不到饲料而啄趾;或育雏器中清扫不及时,脚趾上粘有饲料或粪便而啄趾。发病后应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治:①在饲料中添加动物性蛋白质5%-10%(淡鱼粉,血粉)或蛋氨酸、赖氨酸各0.1%。②制止啄肛可短时间内将食盐添加量提高到2%,喂2天,并保证充足的饮水。③将青菜等青绿饲料捆扎吊起,诱使鸡不断跳起啄莱。④发现啄肛、啄趾应立即将育雏室全部遮黑3-天(饲喂时可用小功率红色灯泡照明),可缓解并解除啄肛、啄趾现象。
3.啄羽症:多发生于幼雏换羽阶段和产蛋鸡换羽期和盛产期,尤其是当年高产群最易发生,冬春多见。主要表现相互啄食羽毛,一旦发生,很快传开,严重者肛门羽毛、尾羽、背羽全部被啄光,翅肤裸露,更进一步就会引起啄皮、啄肉、啄肛,同时有些个体因为吞进大量羽毛,造成消化道堵塞而死亡。其主原因是饲料中营养不全,特别是维生素 B12、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叶酸、胆硷等缺乏有关,另外体外寄生虫引起皮肤刺痒、蚊虫叮咬,以及缺乏运动等都能促使发病。
4.食蛋癖:食蛋现象多在新产蛋群或产蛋旺季最易发生,常由软壳蛋被踩破,或偶尔从碰破一个蛋开始,啄食成癖。以上二种啄癣常因饲料配合不当,品种单一,特别与含硫氨基酸、钙质不足、积蛋不取等有关。防治办法:①在饲料中添加2%的生石膏粉喂半月左右,或源加0.2%的蛋氨酸。②按每只鸡喂0.9%-l%硫酸亚铁或硫酸铀加⒉5毫克核黄素,雏禽酌减量,每天喂2-3次,连喂3-4天。出雏后的蛋壳经消毒后(如焙炒发黄、发香)供鸡啄食。
5.异食癖:表现为大部分群体常吃一种不能吃的东西,如硅石、石灰、粪便、稻草等。这种啄癖都是由于营养缺乏,严重的寄生虫消化道疾病引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