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猪的营养特点及各饲料组成
乳猪的营养需求特点在所有各年龄阶段的猪中,以乳猪的营养要求最高、最全面、最严格。
原因是:一、1.对生长速度快,要求养分多。2.化系统不完善,消化饲料营养成分能力差。3.病能力差。4.对体表面积大,保温能力差,需要更多的养分保持体温。
二、乳猪营养需要乳猪需要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许多养分,而且这些养分应该平衡、全面、含量高。生产实践中,普通养殖户最关注的是蛋白质,事实上,乳猪的营养应平衡供给。由于仔猪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因此能量应优先考虑,否则蛋白质再高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我国目前饲养条件下,哺乳阶段乳猪和断奶后10~20天的仔猪共用乳猪配合饲料,蛋白19%~21%,消化能3400千卡/公斤比较合适,由于我国和发达国家的饲料原料种类不同,完全采用美国NRC乳猪营养标准不切合实际。
三、乳猪的饲料目前市场上的乳猪配合饲料质量千差万别,价格从每吨1000多元到10000多元的都有,更有一部分养殖户自配乳猪料。由于一头猪一生仅采食10多公斤乳猪料,而乳猪阶段结束时的体重对后期生长速度影响巨大,所以,不应过于考虑乳猪料的成本而采用低价的劣质饲料。
高档乳猪配合饲料通常由五、六十种之多的原料组成,简要介绍如下:
1、乳猪配合饲料应以易消化、高营养的原料为主。优质鱼粉、乳清粉、血浆蛋白质、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等原料适于乳猪料。豆粕含有抗原性物质,易损伤小肠绒毛,引起腹泻,应尽量减少豆粕的使用量,一般在饲粮中不应超过25%。
2、玉米是普通乳猪料中使用最多的原料,如能采用膨化玉米,效果更佳。
3、乳清粉的乳糖含量很高,乳糖能直接被乳猪吸收,转化为能量供给乳猪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乳糖分解产生的乳酸能提高乳猪胃液的酸度,进而提高饲料的消化能力,也可防止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有利于减少腹泻。乳猪料中可添加5~30%的乳清粉,但添加量高,制粒困难。
4、膨化大豆是大豆经高温短时熟化的产品,膨化提高了大豆养分的消化率,同时,也使大部分易引起乳猪腹泻的大豆抗原灭活,降低仔猪腹泻,膨化大豆既可提供蛋白质,又可提供脂肪。
5、血浆蛋白粉是近年在高档乳猪料使用较多的原料,蛋白含量高,且易消化,更可贵的是含有乳猪缺乏的免疫球蛋白,可增强乳猪的抵抗力。
6、石粉结合酸的能力强,可中和胃内的酸,乳猪料中不可大量使用。
7、仔猪抵抗疾病的能力弱,饲粮中应添加高效的药物组合。
8、乳猪料中添加酸化剂和酶制剂有利于提高饲料养分的消化率,降低腹泻率。 联系人:曹经理。联系电话:180,3718,4356
初生仔猪由于母乳中缺乏维生素,如不及时补充容易患维生素缺乏症。如:初生仔猪缺乏维生素A,早期易偏头,脊背凸起,但食欲正常,还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下痢,皮肤表面干燥,眼睛看不见东西,神经机能紊乱,四肢行走困难,继发肝炎等,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维生素D3缺乏会引起钙磷功能紊乱,骨骼钙化停止,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和排放,生长缓慢;维生素E缺乏仔猪会肌源性运动失调,易发白肌病,肌肉无力,贫血,心衰麻痹,有时突然死亡;维生素K缺乏时会引起。
仔猪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肠道极易受心理、环境和营养应激影响而发生过敏反应,绒毛萎缩,养分吸收难,消化功能紊乱,腹泻。而粉状多维难溶于水,易出现浑浊,损耗大,分子量大、吸收率低且易导致腹泻,脂溶性的维生素A、D、E、K不溶于水,因此,若直接补充固体状的水溶多维或电解多维,就难保证仔猪吸收到足够的维生素,起不到预防维生素缺乏症的效果。理想方案是以水化包被的纳米级液态维生素方式补充,微粒小,能极大地补给机体营养需要,吸收利用度高达99%,如采用郑州赛科药业生产的仔猪专用的纳维金—仔猪型,给初生仔猪每100ml兑水600-700L水,连用5天~7天,可很好地预防仔猪维生素缺乏症,强化仔猪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抗病毒、抗应激的能力,对日后顺利转群、增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纳维金—仔猪型是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而设计的营养标准,采用国际先进的纳米技术生产的纳米级液态维生素,极大的改善了维生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分散性和透析性,尤其解决了脂溶性维生素的溶水、吸收问题,吸收率达到100%,生物利用率达到98%,本品将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寡糖等科学的融合,供仔猪快速补充维生素、平衡氨基酸,提高仔猪机体免疫,降低发病,减少仔猪抗菌素的使用,促进健康养殖。
|
|